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药商业企业是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消费终端的纽带,报告介绍了医药商业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医药商业整体运行态势,对医药商业的重点企业做了概述介绍。
一、医药生物板块概况一览
医药生物板块上市企业可大致分为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六大领域。其中医药商业可分为医药流通、线下药店。互联网药店;医疗器械可分为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医疗服务分为诊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医院、其他医疗服务;化学制药分为原料药、化学制剂两部分;生物制品分为血液制品、疫苗、其他生物制品两部分。
来源:choice, 湘医投基金编辑整理
由图可见,医药商业板块的上市企业,整体营收排名靠前,Top10中占据了7席,中药、化学制药、医疗服务板块则各有一家上市企业进入前十。
二、2022年度医药商业公司市值排行
来源:choice ,湘医投基金编辑整理
排名靠前的四家药品流通批发企业分别是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商业、九州通;排名靠前的五家药品流通零售企业分别是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一心堂。
➢政策承压,行业格局将重塑
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稳步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医药流通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2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4.2%,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万亿元。近年来,在“取消药品加价”等医改政策推动下,药品价格全面回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格局也面临重塑。在带量采购的常态化推进下,分销商的终端优势被削弱,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将会从分销商沦为配送商,其主要盈利来源也将从医药产品的购销差价转换成配送服务费用,企业的业绩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以国药控股为例,近年来其毛利率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2021年跌至近几年最低的8.45%,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约0.6%,当然,除政策压力外,上述企业毛利下降也有疫情影响的因素在,但在新冠疫情基本结束的今天,企业的业绩增长支持点又该何去何从呢?
2022年,各大药商一方面积极承接带量采购业务,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业务覆盖面,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如九州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带量采购品种配送招标,已取得不小成果。在31个省区可配送品种数共1680个,独家配送品种共222个 (其中省独家品种共71个),国药控股也表示抓住了带量采购带来的行业转型趋势,通过持续挖掘配送网络的规模优势,积极承接带量采购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维持业绩增长。
三、医药批发行业竞争格局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湘医投基金编辑整理
目前中国医药批发行业企业差距较大,按照销售规模可以划分为三个竞争层次:处于第一层次的是四家全国性批发巨头,分别为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及九州通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其中中国医药集团长期占据第一名,其历年来的批发收入规模均远高于第二名;处于第二层次的则是深耕地方,做到重点地区渗透,持续扩张的区域性龙头。其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则处于第三层次。
➢业务扩张,集中度提升,与欧美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来源:商业部,湘医投基金编辑整理
2016-2022年,中国医药批发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医药批发百强企业市场份额达到74.5%,与2016年相比上升3.6个百分点,而美国前3家大型的药品批发企业的销售额占全美销售额的95%。总体而言,中国医药批发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头部医药流通巨头加速向上下游扩张,同时进军终端零售药店和医药电商的同时,并购上游药品企业或与之合作,走平台化模式。例如,九州通与老百姓、益丰、大参林、一心堂、海王星辰5家全国性百强连锁签订集团整体战略合作协议,销售同比增长达21%;上海医药推出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打造包括上市前临床试验供应链支持、新药进口与院外市场服务、全国医院市场分销以及成熟药品总包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积极拓展非药业务领域,报告期内非药业务已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速接近30%。
同时,国药控股基层市场业务也持续拓展,各省、市、自治区的终端网络覆盖已经超过50万家。国药控股拥有的国大药房旗下门店8798家,较2020年增加1138家;专科药房1461家,较2020年增加144家;通道药房达403家。
四、医药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单位:亿元
来源:商业部,湘医投基金编辑整理
在医药零售市场,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国医药零售领域药店连锁化发展趋势逐渐显现,众多单体药店或退出市场或被大型连锁药店企业并购,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2016年以来,我国医药零售百强企业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由2016年的29.1%提升至2020年的35.3%。
头部企业地位稳固,大参林、老百姓以及益丰药房等上市企业凭借资本及规模优势也逐渐站稳医药零售第一集团。
五、医药零售主要企业药店构成情况
来源:商业部,湘医投基金编辑整理
➢药店直营为主,加盟为辅
从龙头医药零售企业的门店数量及属性构成来看,头部企业主要发展直营药店。截至到2022年底,国药一致,截至2022年底国大药房门店数量超9300家;一心堂门店总量仅次于国大药房,不同于其他企业,一心堂门店均为直营,直营总量为7205家,直营数量排名第一。国家商务部发布的《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4万家。我国医药批发企业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
行业top10企业概况
➢国药控股: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01099.HK
主营业务:主要业务包含医药分销、医药零售、医疗器械和其他业务几大板块,公司通过三个业务分部运营。
公司优势:国药控股拥有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商业及终端客户的一体化营销和物流网络的核心优势,是中国最大的药品及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拥有庞大分销业务的体量,在药品流通领域具有绝对主导权。
➢上海医药 :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601607.SH
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和国内最大的进口药品、疫苗、医疗器械服务商,分销为主,研发为辅,主要产品有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 、硫酸羟氯喹片、注射用乌司他丁、瓜蒌皮注射液。
公司优势: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常年生产近700个中药和化药品种,20多种剂型。单品销售过亿超24款,公司核心研发优势在心血管类、抗肿瘤类、免疫代谢、消化系统类、神经精神类上,产品的毛利率接近70%。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国资委,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最大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公司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华润医药: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03320.HK
主营业务:主要经营制药、医药分销(向医药制造商及配药商(如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分销商以及零售药店)提供综合分销解决方案)、药品零售(覆盖中国16个省以及香港)
公司优势:公司医药制造位列行业前五,是国内第一大非处方药制造商。产品组合包括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以及保健品,覆盖广泛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和新陈代谢、大容量静脉输注、免疫类疾病治疗等。同时也是是中国第二大医药分销商,拥有一些国际及中国大型医药公司的医药产品及医疗器械的中国独家分销权。
➢九州通: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600998.SH
主营业务:为药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产品的批发、零售连锁及药品生产和研发以及增值服务业务,选择的是以市场分销为主的经营模式,主要销售产品有复方丹参滴丸、吲达帕胺片(寿比山) 、氯沙坦钾片(科素亚)、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复方感冒灵颗粒、六味地黄丸等。
公司优势:九州通现已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是现有全国医药商业企业中销售网络覆盖面最广的企业之一,具有销售网络的广度与深度优势。是全国医药流通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进行现代物流技术自主研发与医药物流管理系统集成的企业之一,也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具有灵活的体制、机制及经营模式优势。
➢国药股份: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600056.SH
主营业务:以医药流通为主要业务,面向医疗客户、零售终端客户和商业客户,医药分销占95%以上份额,五大业态齐全。
公司优势:公司的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一直保持着特殊药品渠道的龙头地位。2016年国药股份在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渠道依然保持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断强化渠道管理、创新经营,网络拓展及渠道延伸,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并创造稳定收益。
➢中国医药: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600511.SH
主营业务:以国际贸易为引领、以医药工业为支撑、以医药商业为纽带的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
公司优势:国际化的渠道与终端覆盖能力,具备全球配置医疗资源的核心优势,作为央企直属的医药资源平台,中国医药积累了一定的国际渠道资源,与辉瑞公司就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签署协议。
➢国药一致: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000028.SZ
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在医药分销领域,主要立足于两广,在两广区域医药分销业务规模领先,在医药零售领域,属下国大药房是国内销售规模领先的医药零售企业。
公司优势:全国销售规模连续五年排名第一的医药零售企业,覆盖全国近70个城市,在两广区域拥有完整的药品分销网络,全面覆盖两广二甲以上医疗机构和大型连锁药店,并为众多单体药店、社区医疗服务网点、小诊所和新农合为代表的第三终端提供药品配送服务,是中国南区规模最大、网络最广、模式最全的专业药品分销及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重药控股: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000950.SZ
主营业务:分为医药商业、“医药+互联网”、仓储物流、医药研发四大板块,主营医药商业,主要涵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的医院纯销、商业分销、自营零售、终端配送、仓储物流及供应链增值服务。
公司优势: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16家医药商业省级平台,并与各级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核心销售区域重庆市内,已实现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全覆盖,二级医院基本覆盖,重庆市内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0%以上,公司在重庆市内区县入围40个联合体,全市医疗机构覆盖率居领先地位。公司经营各类医药商品品规8万多个,中国三家经营特殊药品的全国性批发企业之一,是重庆乃至西部的首选一级经销商。品牌资源上,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重庆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西部地区医药批发行业60多年,“和平药房”作为零售连锁品牌在重庆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
➢南京医药: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000028.SZ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药品流通业务,包括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以及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公司优势:国资背景区域龙头,公司现有80家左右分子企业,市场网络覆盖苏、皖、闽、鄂等地及云、川部分地区(在苏皖闽三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批发零售一体开展中药代煎增值服务以医疗机构供应链服务和医药零售连锁为主营业务,是国内药事服务业务的先行者,是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化药品与医疗器械物流中心,也是行业内规模、智能化水平、功能完备性等方面较为领先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海王生物: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证券代码:000078.SZ
主营业务:主要涉及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流通两大领域。医药制造产业:形成以抗肿瘤产品为主导,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11大类品种齐全的产品体系。
公司优势:建立了覆盖国内多个省市和地区的医药商业物流网络体系,业务范围涉及的主要区域包括山东、河南、浙江、安徽、湖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公司已初步建立起了区域化大型配送组织架构,并正在向全国性的配送业务拓展。在抗肿瘤,心血管、海洋药物、呼吸系统、抗感染等疾病领域均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公司海王福药制药基地,是国家麻醉品定点生产基地。
➢益丰药房: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证券代码:603939.SH
主营业务:从事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个人护理用品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日用便利品等的连锁零售业务。子公司益丰医药作为公司内部集中采购平台,兼顾少量对外药品批发业务。
公司优势:区域聚焦和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区域聚焦、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和“重点渗透、深度营销”的经营方针。提升门店的客单量和销售收入,形成区域优势,全国化布局居中,并购能力最强、业绩增速最快、精细化管理能力也相当突出。
➢大参林: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证券代码:603233.SH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中西成药、参茸滋补药材及中药饮片、保健品、医疗器械及其他商品的连锁零售业务。
公司优势:全国规模领先的药品零售直营连锁企业,在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建立了密集合理的业务布局、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覆盖广东各地级市,并深入渗透到乡镇市场。自主配送量占总配送量的比例达80%,能有效保障物流配送的满足率、及时率,严格控制差错率及成本。已与2,000余家国内外优质供应商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供应商覆盖了全国排名前100的制药企业和全国排名前5的医药流通企业,形成了范围广、产品全、质量优的商品供应体系。
➢老百姓: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证券代码:603883.SH
主营业务:主营药品及健康相关商品的零售连锁业务,公司主要通过构建营销网络从事药品及相关商品的销售,经营品类包括中西成药、中药饮片、养生中药、健康器材、健康食品、普通食品、个人护理品和生活用品等。
公司优势:拥有分布广泛的门店网络规模优势,目前广泛布局的门店网络已覆盖已达我国人口占比70%和GDP占比83%的区域范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了糖尿病、心脑血管、风湿骨病等多个专业病种的服务体系,为相应病种顾客群提供起居饮食、用药护理、心理疏导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先进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和覆盖广泛的商品采购网络:是全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中商品较为丰富的企业之一,现有16个分级配送中心,储面积80000 多平方米,自有仓储占25%以上。全国化布局最广、异地项目能力强,未来渠道下沉的潜力也最大。
➢一心堂: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证券代码:002727.SZ
主营业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配送业务,其中医药零售连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围包括中药、西药及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经营销售。重点发展区域在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同时兼顾华北地区的门店发展。
公司优势:“少区域,高密度”布局构筑以云南为大本营、以贵州、广西、川渝为金三角,以海南、山西南北呼应的大流通格局,“区域深耕细作+渠道下沉充分”使得盈利能力很强,但公司在云南省的渗透率已经高达51%。